伊達政宗所蘊育之「伊達」文化

伊達文化之基礎奠定
伊達政宗興建仙台城為全新政治中心,並十分重視所有傳承至今的傳統。仙台位於宮城郡,過去為陸奧國府(地方政治中心),因此本次築城,亦希望振興、再造在地古蹟與景點。 伊達政宗將藥師堂興建於奈良時代(710~794)建立之陸奧國分寺舊址之上;將大崎八幡宮遷移至仙台,此神社相傳為平安時代(794~1185)名將坂上田村麻呂所建,並受室町時代(1336~1573)當地地方官之奧州探題大崎氏所信仰;重建鎌倉時代陸奧國第一名剎之松島圓福寺,並改名為瑞巖圓福禪寺。伊達政宗於仙台大興土木之時,招倈眾多京都一帶著稱於世之上等工匠,大量使用代表桃山文化之奢華壯麗工法,所興建之建築物無不雕樑畫棟,雕鏤巧奪天工,漆色鮮豔醒目;障壁畫亦採金底彩繪之濃繪技巧,豪華絢爛,賞心悅目。
此外,融入傳統水墨畫之意像與技巧,運用於武具、服飾,徹底呈現一種嶄新的美學概念;並受南蠻文化(16世紀後日人統稱西洋為南蠻)影響,對西洋文化展現濃厚興趣。伊達政宗文化造詣極深,見於和歌、連歌、茶道、香道、能樂等傳統文化,此般種種乃師承伊達家代代相傳之學養雅趣,並藉由與當代一流文人切磋琢磨,而更臻完美。